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73篇
  免费   5047篇
  国内免费   882篇
管理学   2038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179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538篇
丛书文集   16323篇
理论方法论   5179篇
综合类   87259篇
社会学   3623篇
统计学   451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933篇
  2020年   1174篇
  2019年   1048篇
  2018年   1114篇
  2017年   1451篇
  2016年   1582篇
  2015年   2213篇
  2014年   5405篇
  2013年   6453篇
  2012年   6799篇
  2011年   8227篇
  2010年   6732篇
  2009年   6973篇
  2008年   7361篇
  2007年   9378篇
  2006年   9545篇
  2005年   8837篇
  2004年   8439篇
  2003年   8090篇
  2002年   6588篇
  2001年   5491篇
  2000年   3229篇
  1999年   919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加强智库治理。笔者结合智库内外部治理,提出智库治理的结构模型及影响因素。智库治理包括对智库产品、单一智库以及智库竞争的治理,这三类治理相互影响、相互强化。智库治理问题的本源性因素在于智库产品具有政策导向性、不完全性、难以精确衡量性,而条件性因素在于智库产业环境欠佳、智库人力资源缺乏。可以认为,智库治理应当从内外部两方面入手,围绕建立完善的智库产品及智库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公正、公开的多元市场竞争与需求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政策,明确智库及智库从业人员的权利、责任、义务、处罚等事项,而培养智库专业人才则应采取多样性、综合性的治理措施。总之,中国智库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智库本身及智库产业、市场的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为中国的发展蓝图而赋予中国智库的新要求、新任务,真正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2.
The 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 has a growing number of researchers seeking to apply the framework in policy process scholarship.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assist those interested in conducting an NPF study that is ‘clear enough to be wrong’ (Sabatier, 2000). While graduate programs offer critical methodological train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NPF to research inquiries about the role of policy narratives in the policy process. We approach our discussion by examining various decision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includ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specifying the model and obtaining narrative data. We also point out area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93.

Problem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skill and experience of the attendan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utcomes of vaginal breech births, yet practitioner experience levels are minimal within many contemporary maternity care systems.

Background

Due to minimal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few practitioners offer vaginal breech birth, and many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raining programmes recommend delivery techniques requiring supine maternal position. Fewer practitioners have skills to support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 involving active maternal movement and choice of birthing position, including upright postures such as kneeling, standing, squatting, or on a birth stool. How professionals learn complex skills contrary to those taught in their local practice settings is unclear.

Question

How do professionals develop competence and expertise in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

Methods

Nine midwives and five obstetricians with experience facilitating upright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s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Data were analysed iteratively using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to develop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hysiological breech skill acquisition.

Result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the deliberate acquisition of competence in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 included stages of affinity with physiological birth, critical awareness, intention, identity and responsibility. Expert practitioners operating across local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guided less experienced practitioners.

Discussion

The results depict a specialist learning model which could be formalised in sympathetic training programmes, and evaluated. It may also be relevant to developing competence in other specialist/expert roles and innovative practices.

Conclusion

Deliberat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may support professionals to acquire elusive breech skills in a sustainable way.  相似文献   
99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因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不同时期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不同的主题.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十月革命表达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关系协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世界和平的维护方面的政治诉求.改革开放后,十月革命的纪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构起双向话语支撑,既明确了中国改革的政治方向,又建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服务现实、彰显主体意识的鲜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为本位对这一道路的发展与创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强调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95.
文章简要陈述了信息时代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趋势和信息时代对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挑战,并再对信息时代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新模式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田野调查,通过引入新内生发展理论,提出认同、赋权、创新、合作四要素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乡村振兴需要理性认知村落的命运,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主体对乡村“地域 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通过确权、赋能提升村民可行性能力,进而将内外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积极参与政策、组织、业务和技术等的创新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部门、地区的联动。四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农牧民的主体地位,激活内外发展动力,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有关黄河河源的概念,古代各种史学、地理、以及宗教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早期文献中提出的重源潜流的概念,也为塑造河源空间概念留下了发挥余地。及至唐朝,各种类书、笔记、野史关于位于境外的河源的著述沿用了上述文献中已有的地理知识,并融入了佛教世界观的空间概念以及唐代实地考察的纪录,逐渐构成了河源这一多元化的空间想象。本文探讨了不同知识框架对唐代河源记载的影响,以及在几幅现存宋代地图上所反映出的相关影响。这类文献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古地理知识的深化与演变,以及后代地图上展示河源的更丰富的地图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98.
创业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揭示了创业生态中创业主体、创业要素、创业环境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其具有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的各项特征,从系统的角度来讲,其具有系统的目标、要素、运行机理和系统边界。本文以大学生返乡创业生态系统为例,从系统目标、系统要素和系统的运行机理三个方面立体剖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生态系统的目标设定、大学生返乡创业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构成以及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强化大学生返乡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相关历史文献、金石文字以及出土实物证明,“隃麋”是今陕西省千阳县在两汉时期的正确县名写法,《后汉书》等写作“渝麋”或“隃糜”均为传写之误。隃麋墨,产地为隃麋、材质为松烟、形制为丸状或锭状。关于隃麋墨的记载,最早出自东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而不是最常被引用的东汉应劭《汉官仪》。  相似文献   
1000.
全面抗战时期,受战时通货膨胀影响,大后方大学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但与真正意义上的"赤贫阶层"尚有距离,决定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水平的关键要素相比战前已发生变化。战前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结构与教师职级、教育水平紧密相关,而战时大后方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结构则受到薪金、兼职、家庭负担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战前大学生的主体是社会中间阶层出身的子弟,校园内的生活水平结构呈"橄榄型",战时大后方大学校园内的生活水平结构则截然二分为富裕和清贫学生两部分,清贫学生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主体。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水平结构的变化,既有战时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国民政府相应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